我头一回对这玩意儿有实感,是听我妈讲她年轻时候的事儿。那时候,哪儿有现在这么自由恋爱?家里长辈瞅着觉得差不多了,就请个“先生”——不是教书的,是看风水、算命、看 八字 的——来家里坐着。俩孩子的 生辰八字 ,年、月、日、时,就这么赤条条地摊开了。先生眯缝着眼,嘴里念念有词,手里拨拉着算盘,或者就翻着那本破旧的黄历。最后,就看那张 表格 了。可能也不是真有个标准的“表格”格式,但心里都有谱儿。男方的 八字 放一列,女方的放一列,然后就看它们之间是不是“合”啊,“冲”啊,“刑”啊,“害”啊。
“刑冲合害”,听着就玄乎。什么子午卯酉冲,辰戌丑未冲,寅申巳亥冲;什么子丑合土,寅亥合木,卯戌合火……反正一套一套的。先生根据这些,在 表格 上或者心里打分、画勾、写批语。这个 八字 配那个 八字 ,“上等婚”、“中等婚”、“下等婚”,甚至直接判死刑——“犯冲,不能结”。那感觉,你说玄不玄?两个素未谋面的人,甚至可能只在媒人嘴里听过彼此的名字,他们的未来,他们的 婚姻 ,就让这 八字 和 表格 给框住了。
我有个姨,年轻的时候谈了个对象,俩人感情挺好。结果拿 八字 一合,先生说,“男方 五行 金旺缺火,女方 五行 火旺缺金,倒是能互补。可男方 生肖 属虎,女方属猴,虎猴相冲,厉害了!克啊!这 婚姻 怕是不长久,就算长久,也得一人多病多灾。”哎哟喂,这话一出来,我外婆急得呀,跟啥似的!天天跟我姨哭,说宁可现在断了心,也不能将来后悔一辈子。我姨呢,也是个孝顺的,加上自己心里也犯嘀咕,毕竟那时候,“先生”的话多少还是有点分量的。最后,硬是把那段感情给掐了。你说,冤不冤?好好的 缘分 ,就让这“虎猴相冲”给冲没了。

可笑的是,后来我姨嫁了个“ 八字 大合”的,先生说,这对儿 五行 互生, 生肖 相合,天造地设的一对!结果呢?过得只能说平平淡淡,没啥大风大浪,但也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闹,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儿能冷战半个月。我姨私底下跟我妈说过,“有时候想想,真不如跟当初那个属猴的呢,至少当时在一起是开心的。”你看,那张 表格 ,那上面的“合”与“冲”,到底有多少分可信度?
说到底,这 八字婚恋配对表格 ,承载了太多东西。它反映了过去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,想给 婚姻 加一道保险的心态。 婚姻 嘛,不像谈恋爱,可以随时抽身。它是搭伙过日子,是两个家庭的结合,是责任,是柴米油盐,是生儿育女。太复杂了!那时候的人们,没有现在的心理学、社会学分析,能依仗的,无非就是这些流传下来的经验和理论。他们觉得, 八字 是出生时就定下的,是无法更改的“命”,通过看 八字 的“合”与“不合”,也许能窥见一点 婚姻 的走向。
而且啊,我觉得这里面也有点心理暗示的作用。如果 八字 合,心理上就觉得这段关系“有基础”,遇到点困难也愿意坚持;如果 八字 不合,可能还没开始就带着疑虑,遇到问题更容易归咎于“命不好”、“ 八字 不合”,反而促成了不好的结果。是不是有点“预言自我实现”的意思?
当然,也不能完全否定它。有些研究传统文化的人说, 八字 里蕴含的 五行 平衡、阴阳调和的思想,可能朴素地对应着性格的互补。比如一个特别急躁的人,找个相对沉稳的,可能就比较合拍;一个想法天马行空的人,配个脚踏实地的,也许就能把理想变成现实。这些也许在 八字 里能看出点端倪?比如 五行 的缺补,或者日元的强弱对比?但这,跟现代人说的“性格互补”、“三观一致”、“共同成长”比起来,还是太笼统,太片面了。
现在都啥年代了?自由恋爱是主流, 婚姻 更多是两个人的选择。可你仔细看,好多地方这 八字配对 的影子还在。公园里的相亲角,老大爷老大妈们晒儿女信息,身高体重学历工作房车……最后往往会补上一句“最好属龙/属马/避开属兔”,或者更直接点,要求提供 生辰八字 。有些婚介机构,也还提供 八字配对 服务,把它包装成一种“传统文化辅助”。这说明,人们心里的那点不确定,那点对未知 婚姻 的担忧,还在。他们还是希望能抓住点什么,给自己的选择增加点确定性,或者说,减少点风险。
那张 八字婚恋配对表格 ,它不是万能的,更不是决定幸福的唯一因素。甚至很多时候,它成了阻碍真爱、制造焦虑的工具。 婚姻 的质量,在于两个人怎么经营,在于有没有爱,有没有责任,有没有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努力的决心。它不是靠天上掉下来的几个字就能决定的。把 婚姻 的幸福寄托在一张 表格 上,寄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“命”上,我觉得,多少有点本末倒置。
缘分 这个东西很奇妙,它把不相干的两个人拉到一起。但把这段 缘分 变成一段长久而美好的 婚姻 ,靠的绝对不是那冰冷的 八字 组合,而是实实在在的相知、相爱、相守、相互扶持。那张 表格 ,就让它留在老黄历里吧,或者把它当成一种了解传统文化的符号,但千万别让它绑架了你的心,绑架了你的 缘分 。毕竟,日子是人过出来的,不是 八字 算出来的。你说,是这个理儿不?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