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现在呢?嘿!这事儿啊,真是 变 了。变得我都快认不出了。
你问现在的年轻人还看 八字 吗?看啊,怎么不看?网上点一点,输入生日时辰,哗啦啦出来一堆分析,什么你俩是“欢喜冤家型”,他“财星旺”能挣钱,你“官星显”有事业。但你看他们信的程度,跟咱们那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儿。以前是敬畏,是遵从,甚至带着点宿命的无奈。现在嘛,更多的是一种……怎么说呢?就像看星座一样?一种参考?一种找乐子?或者说,一种给自己找个说辞?
“唉,我俩 八字 不合,分手也正常。”——你看,把锅甩给 命运 ,甩给那看不见摸不着的 八字 ,自己心里好受点。

“我们 八字 可搭了!天生一对!”——你看,给自己的感情盖个章,觉得更踏实,发个朋友圈都能配上这话,好像 八字 成了爱情的助攻。
这哪是纯粹的 八字配对 啊,这分明是掺杂了太多现代情绪和需求的 变 体。它不再是绝对的判官,而更像是一个工具箱里的某个零件,想拿出来用就用,觉得碍事儿了就扔一边。
想当年,那先生算 八字 ,规规矩矩,排盘,看大运流年,那是一套严谨的学问(至少人家自称是)。现在呢,各种APP,各种小程序,输入数据,咔嚓一下,结果出来了。快是快了,准不准不知道,更重要的是,那里面少了一种“人情味儿”,少了一种面对面交流、根据具体情况来圆场或者劝解的过程。以前先生还会看看面相,听听说话,综合判断。现在?就是冰冷的数据对撞。
而且啊,现在的 婚姻观 完全不同了。以前讲究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讲究门当户对,“合 八字 ”是这套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它服务于家族的利益,服务于稳定的社会结构。现在呢?自由恋爱是主流啊!我喜欢你,你就喜欢我,咱俩的事儿,跟别人有啥关系? 八字 合不合?那是老黄历了吧?就算真去看 八字 了,看到“不合”,有多少年轻人会真的因此就放弃一段感情?我看呐,多半是嘴上说着“哎呀,好像不太好”,心里还是想着“但我就是喜欢他呀!”然后自己想办法去“化解”那点不合,或者干脆置之不理。
见过不少例子。有对小年轻,俩人黏糊得要命,非对方不可。家里老人找人看了 八字 ,说冲得厉害,将来日子难过。老人家急得团团转,小俩口呢?听是听了,扭头该干嘛干嘛,没两年就领证了。现在日子过得也挺好啊,拌嘴是肯定有的,哪对夫妻不拌嘴?没看出比别人家过得更“难”。你说这 八字 到底说了啥?是不是那“难过”有很多种解释?
反倒是有些当初 八字 看得“天造地设”的,过几年鸡飞狗跳的也不少。柴米油盐酱醋茶,真过起日子来,性格合不合,有没有共同语言,能不能互相体谅,那比啥 八字 都管用! 八字 里哪能算出你半夜踢不踢被子?哪能算出你挤牙膏是从中间挤还是从尾巴挤?这些生活里的细节,才是消磨感情的真正 变化 。
所以啊,我觉得现在这 生辰八字配对 ,更多是一种心理活动,而不是实际指导。它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“ 变形 ”,一种“ 变通 ”。它披着传统的外衣,但内里承载的功能已经 变化 了。它不再是决定你 命运 的铁律,更像是一种提供谈资、提供心理慰藉、或者提供一个“甩锅”机会的工具。
以前, 八字 像一把锁,锁住了你的 姻缘 选择;现在,它像一把钥匙,你觉得好玩就拿来试试,打不开锁?那就换一把嘛,或者干脆不要锁了。
这种 变化 ,说不上是好是坏。一方面,少了那种封建迷信的束缚,年轻人的选择更多元更自由了,这是好事。人嘛,总该自己掌握自己的 命运 ,不是吗?把希望寄托在一张纸、几个数字上,总觉得有点虚。另一方面,有时候看到大家对 八字 那种轻描淡写甚至戏谑的态度,又觉得好像丢掉了点什么。毕竟,那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,里面蕴含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迷信,也许还有对宇宙、对人生、对关系的某种朴素理解。只是这种理解,在这 变化 的时代里,不得不 变 成另一副样子,去适应这光怪陆离的 新世界 。
现在再有人跟我提 生辰八字配对 ,我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神秘莫测了。我更多看到的是人,是活生生的个体,他们怎么用这个概念来解释自己的困惑,来合理化自己的选择,或者只是用来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。 八字 还是那个 八字 ,但人心,时代,都 变 了。这 配对 的含义,自然也就 变 了。变得更复杂,也更……随性了吧。它不再是通往 姻缘 的唯一入口,甚至可能只是门口挂着的一个,嗯,门牌?还是个时不时会掉漆、需要修补的门牌。
发表回复